DD3118国产USB3.0读卡芯片,工业级USB3.0读卡器IC可替代GL3213S方案
抖胆科技推出的DD3118是一款无晶振的USB3.0 Dua/Single LUN卡读取器控制器,采用40纳米低功耗技...
在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等领域,工业镜头作为工业相机的“眼睛”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镜头才能让成像更精准、高效。那么如何进行工业镜头的选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选型要点吧。
1选型前的准备
在选择工业镜头时,首先需要明确相机的相关参数。
01 传感器尺寸
需要根据相机芯片的大小来确定镜头的靶面大小,镜头成像需完全覆盖相机传感器,否则会出现“黑边”或边缘畸变。选型时牢记:镜头靶面 ≥ 相机传感器尺寸。
02 像元尺寸
确定镜头的分辨率是否合适。镜头的分辨率指镜头每毫米能分辨出的黑白相间的线对数,单位是lp/mm(每毫米线对数)。
镜头的分辨率需与相机的像元大小适配。公式参考:镜头分辨率(lp/mm)= 1000/(2×像元尺寸μm)。
03 视场与工作距离
确定镜头的焦距大小或者光学放大倍率。
工作距离(WD)就是镜头到工件面的距离。
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在不使用近摄环的情况下,可套用以下公式。
工作距离:视场=焦距:CCD大小
例1:假设焦距为16mm,CCD大小为3.6mm,则工作距离应为200mm,这样才能使视场等于45mm。
04 光圈与景深
光圈:光圈数又称为光圈F值,用来衡量镜头光圈的大小,是镜头焦距与镜头孔径(入瞳直径)之比。它描述的是闭合值而不是打开值。光圈数F值越小,光圈也就光的越小,即打开的越大,进入系统的光线越多,图像越亮。
景深:即DOF(Depth Of Field),指在感光芯片上能获得清晰成像的物距范围。
大光圈(f值小):进光量多,适合弱光环境,但景深短;
小光圈(f值大):景深长,适合检测高度差大的物体。
2选型步骤
01 确定拍摄物及应用
检测目标物、精度、速度、环境。
检测目标特性: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材质(如反光金属或透明玻璃)及表面纹理(光滑/粗糙),这将直接影响分辨率、畸变控制等参数选择。
精度要求:根据最小检测缺陷尺寸(如电子元件0.01mm缺陷)计算所需分辨率。(公式:分辨率(像素)= 视野范围(mm) / 检测精度(mm/像素))。
环境限制:评估温度范围、振动强度,选择对应工业设计的镜头。
02 镜头选择
确定光学放大倍率
光学放大倍率是一个值,表示您想要成像的工件的视野应被捕获到相机中的多少倍。
光学放大倍率 = 相机 (V) 或 (H) / 视场 (V) 或 (H)
确定镜头焦距
f = WD x 光学放大倍数(元件尺寸(V 或 H)/ 视场(V 或 H))
f = 2000mm * 光学放大倍率(= 元件尺寸 (4.8mm) / 视野 (200mm))
f=48mm
缩小条件范围
接下来根据设备空间、相机安装距离、镜头工作距离等缩小条件。
从焦距确定成像范围
视场(V 或 H)= WD x 元件尺寸(V 或 H)/f(焦距)
f = WD x 光学放大倍数(元件尺寸(V 或 H)/ 视场(V 或 H))
视场=1500*4.8/50=144mm
*请将此近似公式仅用作指导。
特别是近距离(WD 300mm以下)成像时,计算值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根据这些公式,当到被摄体的距离(WD)相同时,焦距(f)越小,视野(广角镜头)越宽,焦距(f)越大),视野越窄。
另外,拍摄相同尺寸的物体时,焦距(f)越小,WD越短,焦距(f)越大,WD(长焦镜头)越长。
确定合适的镜头类型
根据上述步骤,将镜头范围缩小到一定程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类型的镜头可供选择。
其他
接口类型:优先选择C/CS等标准接口,能够匹配相机的,非标接口需评估转接环对成像稳定性的影响。
经济:根据预算,选择品牌,再筛选型号。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