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件套文物亮相颐和园 再现国宝南迁北返守护之路,160件套文物亮相颐和园 再现国宝南迁北返守护之路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徐婧)“园说Ⅶ——南迁北返 移珍永续”展览15日在颐和园开展。展览以1933年至19...
2025年7月11日,为期两天的“第5届风电人工智能及智能运维大会暨第4届海上风电建设与运维大会”、“2025全国风电行业输电技术专题交流会”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深耕工业通信领域二十余载的领军企业,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携智慧风电领域明星产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受邀参会。会议期间公司深度参与了风电领域最新技术创新成果与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交流探讨,致力于推动风电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大会由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国风电联合主办,吸引了发电集团、风电整机厂、高校科研机构、智能运维厂商、无人机/机器人厂商、仪器仪表厂商、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千余名行业权威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围绕“数智赋能风电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会主题,重点展示了其针对海上风电和风力发电塔机的网络通信解决方案。方案聚焦设备复杂性高、运维成本高昂、故障预测难度大等核心行业挑战,生动呈现了通信技术在这些复杂场景下的落地应用成效。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驻足交流,更获得风电领域权威专家的深度评价。
海上风电网络通信方案
本次大会上,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所展示的高性能海上风电网络通信解决方案,以海上风电场为核心,采用兆越网管型工业级交换机MIE-2412系列:在风机塔顶/塔基构建光纤环网进行数据采集;在海上升压站部署汇聚交换机MIER-2428-NS系列接收环网数据;在地面升压站部署核心交换机Cronet CC-3452系列,通过光纤将汇总数据高效传输至控制中心服务器。整个架构为海上风电场构建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设备互联互通及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处理。满足了当前大型海上风电场(风机数量可达上百台)对海量运行与环境数据实时采集、高速稳定传输至陆地控制中心的需求。
方案特点:
?兆越工业环网MR-ring:自愈时间≤20ms,多风机环形骨干网,单台风机掉线不影响整体通信。
?全千兆骨干,从容应对高带宽业务,不仅能轻松承载当前风机控制和状态监测的数据,更为未来系统升级、智能化应用等预留了充足的容量。
?方案采用了经典且高效的“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架构,职责分明,结构清晰。
?交换机支持IEC61850规约,电力网安接入,保护网络安全,防止非法访问。
?工业级设计,完全适应严苛环境 :海上风电场环境极其恶劣,工业设计具备宽温工作(-40℃至85℃)、抗腐蚀、抗振动、电磁兼容性(EMC)等特性,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和运维成本。
在智慧风电产品展示区,上海兆越通讯以四大核心产品系列—网安系列、全国产自主可控系列、精密时钟同步系列及无线通信系列,构建覆盖风电全场景的通信网络体系。其中,全国产自主可控系列产品CronetCC-4526 100G核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凭借突破性100G带宽、全栈自主可控技术,及对AI、大数据、高清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强支撑能力,成功斩获“风电行业大数据创新技术产品奖”。该奖项既是兆越技术自主创新实力的权威认证,更为我国电力行业构建安全可控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提供了关键支撑。
作为风电行业的领航者,未来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将以行业领先的智慧风电网络通信解决方案为根基,以深度满足风电用户核心需求为导向,加大风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筑牢自主可控的技术壁垒;为风电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全新的通信思路,携手产业伙伴共筑智能、高效、协同的数字新图景。
部分风电项目案例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